-
-
-

-
-
-
滨州锅子饼制作技艺
- 发布日期:
2014-05-07 浏览次数:259次
-
滨州锅子饼为滨州传统名吃,清朝末年由滨城西关村邢振海初创,故又名邢家锅子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邢家锅子饼滑酥多馅,咸鲜适口,香而不腻,在滨县县志、滨州地名志以及山东省志中都有邢家锅子饼为滨州地方名吃的记载。 清末,老凤凰城(滨州故城)西关熟...
-
面塑
- 发布日期:
2014-05-07 浏览次数:212次
-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特有的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地区,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其独特的面貌、典型的特点,成为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面塑以面粉和糯米面为主料,调以不同色彩...
-
滨州锅子饼制作技艺
- 发布日期:
2014-04-07 浏览次数:259次
-
滨州锅子饼为滨州传统名吃,清朝末年由滨城西关村邢振海初创,故又名邢家锅子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邢家锅子饼滑酥多馅,咸鲜适口,香而不腻,在滨县县志、滨州地名志以及山东省志中都有邢家锅子饼为滨州地方名吃的记载。 清末,老凤凰城(滨州故城)西关熟...
-
葫芦烙画
- 发布日期:
2014-03-12 浏览次数:307次
-
葫芦自古以来是吉祥福禄的象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从古代开始,人们便以经过加热的金属在葫芦上以不同温度产生的焦痕作画,称为火针刺绣。当时所用的工具只有火针和香二种。将香点燃后,着火的一端会变得比较柔软,这时将火针插进香内,只露出尖头,作为笔...
-
布老虎制作技艺
- 发布日期:
2014-03-07 浏览次数:212次
-
布老虎是鲁北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作,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古代时,布老虎就在滨州民间广为流传,历史渊源已无从细考。 滨州布老虎古朴稚拙、简明鲜艳,以象征、寓意表现主题,造...
-
虎头鞋帽制作技艺
- 发布日期:
2014-01-22 浏览次数:403次
-
虎头鞋帽是一种民间插花、刺绣手工制作的工艺用品,广泛流传于滨州民间,通过家庭母女、婆媳之间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幼儿百日时由其女性长辈制作,俗称姥姥的帽子舅母的鞋,一般为男红女绿,取意为红官绿娘子,祝愿儿童长得虎头虎脑,生龙活虎...
-
东路大鼓
- 发布日期:
2013-11-01 浏览次数:276次
-
东路大鼓亦名老东口,是在原登州、莱州、青州三州府农村土调大鼓基础上,吸收茂腔、肘鼓子等地方小曲精华后,传入鲁北与犁铧大鼓、西河大鼓结合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曲艺形式。其创始人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掖县人孙双宾,传承至今已有150年左右的历史...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06)
- 发布日期:
2013-09-07 浏览次数:202次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39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OO六年十一月二日 第一条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
-
三彩棉絮鸡
- 发布日期:
2013-07-07 浏览次数:275次
-
三彩棉絮鸡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400多年前,鲁北先民便利用农作物秸秆、棉絮、豆粒、鸡毛等简单的材料制作棉絮鸡。到了清朝晚期,管氏家族出了位有名的篆刻艺人管振淮,他经常往来于天津、北京等地,接触了不少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大...
-
滨州民间剪纸简介
- 发布日期:
2013-07-01 浏览次数:200次
-
滨州民间剪纸广泛分布于黄河、徒骇河流域的广大乡村集镇。这里经济富裕,民俗事项浓重,民俗活动频繁,从人生礼仪到岁时节令,从自身的装饰到居家的美化,从宗教的庙宇到祭祀的场所都有剪纸艺术的身影。 滨州民间剪纸历经黄河文化的孕育,又经齐鲁文化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