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东路大鼓
- 发布日期:
2013-11-01 浏览次数:276次
-
东路大鼓亦名老东口,是在原登州、莱州、青州三州府农村土调大鼓基础上,吸收茂腔、肘鼓子等地方小曲精华后,传入鲁北与犁铧大鼓、西河大鼓结合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曲艺形式。其创始人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掖县人孙双宾,传承至今已有150年左右的历史...
-
三彩棉絮鸡
- 发布日期:
2013-07-07 浏览次数:275次
-
三彩棉絮鸡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400多年前,鲁北先民便利用农作物秸秆、棉絮、豆粒、鸡毛等简单的材料制作棉絮鸡。到了清朝晚期,管氏家族出了位有名的篆刻艺人管振淮,他经常往来于天津、北京等地,接触了不少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大...
-
滨州民间剪纸简介
- 发布日期:
2013-07-01 浏览次数:200次
-
滨州民间剪纸广泛分布于黄河、徒骇河流域的广大乡村集镇。这里经济富裕,民俗事项浓重,民俗活动频繁,从人生礼仪到岁时节令,从自身的装饰到居家的美化,从宗教的庙宇到祭祀的场所都有剪纸艺术的身影。 滨州民间剪纸历经黄河文化的孕育,又经齐鲁文化的洗礼...
-
程派高式八卦掌
- 发布日期:
2013-05-19 浏览次数:301次
-
八卦掌是一种以搬拦截扣推托带领为主要掌法,以趟泥步为主要步法,沿弧形或圆形走转摆扣,以拧旋翻转为主要身法和暗腿为主的拳术。首传为清朝末年河北文安人董海川(约1797~1882),后遍及京津、河北一带,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同的流派。 程派高式八卦掌是传统...
-
双管乐
- 发布日期:
2013-05-17 浏览次数:288次
-
双管,是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各有八孔(前七后一)的小管子并排扎结而成。管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小师》: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可见当时已存在双管类乐器。 早期鼓乐队吹单管者二人,音色音高不易统一协调,后来在鼓乐对棚时...
-
锣鼓经(令子通)
- 发布日期:
2013-05-16 浏览次数:231次
-
流传在滨北街道办事处南街北居委会的领子九龙翻身,是滨城区独特的一种打击乐,它是由吹奏乐器领子和锣鼓组成。规模比九龙翻身(锣鼓经)略大一些,一般的乐队有四只领子,一面大鼓,4 6面苏锣,4 6付大钹,四付手锣,四付小镲,四付铙。一般演奏需十几人,...
-
盘扣
- 发布日期:
2013-05-16 浏览次数:166次
-
盘扣或称盘钮,是由手工将长长的硬条回旋盘绕成各种造型的,主要运用于传统中国服饰上固定衣襟或装饰的一种钮扣。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生活积累而形成的民间手工艺品,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其制作工艺考究,造型细腻优美,花样...
-
芝麻酥糖
- 发布日期:
2013-01-20 浏览次数:285次
-
芝麻酥糖是滨州一种历史悠久、工艺考究的民间传统风味食品,始于清代咸丰年间,传至滨城区市东办事处常家酥糖厂的常祥军、常农村已经是第四代了。 芝麻酥糖制作选用上等白芝麻和纯正白蔗糖为原料,经手工工艺精心加工,伸拉成每块为两千余条银丝麻花状,以其...
-
秦皇台庙会
- 发布日期:
2011-07-20 浏览次数:245次
-
秦皇台乡位于鲁北滨城区东北部,距城区15公里,东于东营市接壤,西与滨北办事处为邻,南与梁才办事处搭界,北与沾化县毗连。总人口2万,面积134平方公里。 据有关口碑资料,秦皇台庙会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民间的宗教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综合性的自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