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拳
时间:2014-09-07 15:34来源:未知 作者:nl 点击:
次
燕青拳又称秘宗拳、迷踪拳。源自少林拳法,影响甚广,目前流传在山东滨州、河北沧州、天津、上海等地。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山东岱岳(今泰安)人孙通,先从兖州张姓拳师学拳,后上少林寺学艺多年。艺成后游历各地,分别在山东青州、河北沧县(今沧州)、天津等地传下燕青拳。在沧县,主要传承人为陈善(陈万善),再传至陈广智(陈光治),陈广智传给了郭仲三(1886年-1973年)。1936年,郭仲三迁至滨县北镇(今滨城区),传给郭玉芬,目前已传至第六代郭宝申,第七代郭惠军、郭会坡等人。 燕青拳内容丰富,徒手套路包括燕青弹腿、燕青架子、绵掌拳、练手拳、插拳、燕青拳、大小五虎拳、大小进拳等;器械套路包括青萍剑、昆吾剑、八仙剑、燕青四门刀、劈挂刀、行者棒、五虎群羊枪、九枪、八卦奇门枪、十二连戟、行钩、梅花钩、太师鞭、孙膑拐、钩枪拐、双锏、鸳鸯钺等;对练套路包括徒手对练(子母锤、头路靠、二路靠、靠打十八勾、拿法套(摘扣子)、套环散(桃花散)、八折等), 器械对练(单刀进枪、双刀进枪、大刀进枪、三节棍进枪、双钩进枪、拐子进枪、单刀拐子破长枪、鞭进枪、大小刀对咬、闪撤刀、太祖对棍、大刀对五杆、三路条子、对劈剑、空手夺刀)等。 燕青拳架势较小,腿法多变,拳脚相随,快慢具理,守中寓发,待机伸屈,功架端正,发力充足,动作敏捷,大开大合,虚实相辅,奔放流畅。 燕青拳起于清早期,继承综合了明清武艺精华,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典武艺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磨炼意志、修身养性、攻防技击,还能振奋民族精神;其演练风格优美,张弛有度,具有很好的观赏和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