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 首页
  • 本馆概况
    • 本馆简介
    • 机构设置
    • 领导班子
    • 队伍建设
    • 历史沿革
    • 年度记事
    • 荣誉展示
    • 意见反馈
    • 在线报名
  • 群文活动
    • 通知公告
    • 文化馆工作
    • 群文动态
    • 免费培训
  • 群文创作
    • 创作动态
    • 理论研究
    • 原创文学
    • 美术 摄影 书法
    • 民间工艺
    • 民间文学
    • 创作成果
  • 文化人才
    • 文化英才
    • 群文之星
    • 才艺少年
    • 人物传略
  • 非遗保护
    • 非遗资讯
    • 四级名录
    • 非遗传人
    • 政策法规
    • 非遗展厅
  • 视频教学
    • 艺术慕课
    • 书画教学
    • 舞蹈教学
    • 摄影教学
  • 网上展厅
    • 美术展厅
    • 书法展厅
    • 摄影展厅
    • 民艺展厅
  • 政务公开
    • 机构设置
    • 工作职能
    • 领导信息
    • 联系方式
    • 行政性政策法规
    • 服务内容公示
  • 文化馆分馆
    • 市东分馆
    • 北镇分馆
    • 彭李分馆
    • 市西分馆
    • 滨北分馆
    • 梁才分馆
    • 秦皇台分馆
    • 三河湖分馆
    • 市中分馆
    • 杨柳雪分馆
      • 当前位置: 主页 > 群文创作 > 理论研究 >
    • “大数据”催生“大文化”
      时间:2019-05-06 21:4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清彬 点击: 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文化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和均等性。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要的开放式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使数字文化建设成果能够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为全民共享。指明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工作的重心和发展方向。由政府主导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文化馆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对公众宣传教育最基本的社会职能,承担着“以文化人”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传承并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等重要任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播发展发展迅猛,网络文化日新月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入千家万户,走入每个人的生活,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传统服务方式的文化馆已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馆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设与大数据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数字文化馆。
      数字文化馆是传统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极大外延和提升,是依托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文本、动画、影像、音视频、在线讲座和在线展览等等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数字化的大型信息系统,它以大数据为引领“以互联网络为核心,以移动终端为重点,以实体体验为切入,以整合贯通为手段”突破了时间、空间、距离、区域的限制,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及对象跨越时空和区域限制,覆盖率得到极大提高。
      目前全国图书馆、博物馆都已基本形成了网络化服务体系,而作为大众文化传播机构的文化馆数字化进程却相对滞后了许多,大多数文化馆依然沉寂在传统工作模式中,发展并不理想。截至2013年底,全国县级及以上文化馆(艺术馆)数量达到3315个,拥有数字化服务室和电子阅览室的文化馆(艺术馆)不足15%。如何加快数字文化馆建设,如何建设好数字文化馆成为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必须面临的当务之急。数字文化馆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要转变思想,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管理运行机制。
        2011年,文化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和均等性。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要的开放式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使数字文化建设成果能够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为全民共享。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方式、手段、模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增值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导向”。因此地方文化部门要适应新形势,参照2014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发布《数字文化馆建设方案》,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和出台相应的公共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管理运行机制和奖惩机制,切实把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建设落到实处。
        二、积极培训专业人才,设立信息数字化部门。
        数字文化馆是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如视频、图片、展览、讲座等须利用计算机软件将其数字化,再利用互联网上传至网络服务器。数字文化馆是一个信息量庞大、艺术门类繁杂网络数据库工程,它的建设、维护和运行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保障才行。因此,文化馆应配备1-2名专业维护和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计算机技术、网站建设、数字化处理等业务上的强化培训。同时,文化馆应当设立信息数字化部门或科室,购置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器、网络终端等数字化设备。
        三、加大投资力度,创建数字文化馆与馆内数字文化体验厅相并存的运行模式。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首先是对文化馆现存所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并进行全部数字化处理,建立易于查询的当地文化资源数据库。其次是依托文化馆网站进行升级改造,在原先网站单一的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的分析和汇总开发服务板块,增加互动、查询、点播、参与、共享等功能,使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信息和学习各种艺术技能,增强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再次是注重移动终端的开发,建立官方微博、手机APP终端、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微网站等,这是数字化网站向移动用户的一种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更是文化产品推送最便捷、最及时、最广泛渠道。
        数字文化体验厅是数字文化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高科技手段数字化展现馆内文化资源。内容涵盖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剧、曲艺等门类及各门类的讲座、课件等。全国首个数字文化馆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数字文化体验厅”的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数字文化体验厅”即把文化资源和网站、数字教学培训中心、多媒体移动APP终端设备、科技体验厅等集合成文化馆数字新媒体服务方式,因此提供的文化资源、艺术门类也更为丰富,使用和获取也更为便捷。其中,“艺术展厅”设有美术、书法、摄影、非遗等展厅,为群众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艺术教室”设有声乐、舞蹈、书法等教室,汇集了各门类优秀教师的精品课程,为市民提供免费在线学习服务;“艺术剧场”设有讲座、培训、演出、活动等内容,可以实时呈现当地各类文艺演出。
        习近平主席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它符合社会的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数字文化馆将会在文化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滨州市滨城区文化馆 2015-2021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51934号-1
地址:黄河十六路969号创业商务中心7号楼 邮编:256600 联系电话:(0543)81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