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北陈金顺“葫芦烙画”声名远扬
时间:2019-06-10 21:55来源:滨州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退休干部陈金顺,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竟做出大名堂,“芦艺”名声远扬。 上世纪90年代,滨城区文化馆组织美术培训,时任滨北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站长的陈金顺在同事家见到了几只葫芦,“品相端正,十分喜人,当时我就想如果能在上面画一幅画会更美。” 1998年退休的陈金顺在自家院落种下了几株葫芦苗,从此开始了葫芦画创作。 “当初就是按照传统的工艺,用毛笔在葫芦上画画写字。”陈金顺说,后来他发现葫芦上的画很容易被擦掉,并且只能画简单的图案,他就琢磨用什么方法能把整幅画画在葫芦上。 2001年,陈金顺突发灵感,想到了电烙铁。经过多次失败,他于2008年用电烙铁画出了自己满意的葫芦画。 老陈介绍,他目前的创作主要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书籍中取材,所以他的葫芦上经常出现黛玉、宝玉、关羽、刘备、武松等人物造型,当然也有大量的山水鸟鱼等传统绘画题材。 退休后时间很宽裕,老陈就把烙好的葫芦带到市区,挑着或摆在地上出售,不少人对他的葫芦爱不释手,把玩,欣赏,赞不绝口。 随着创作技术的不断提升,老陈的烙铁葫芦身价倍增,现在一个葫芦甚至有人出价200元,儿子也要为他开办展览,但老陈却仍雷打不动地往市场跑,让自己的宝贝葫芦有机会与广大市民见面。 老陈的烙铁葫芦在滨北也出了名,隔三岔五就会有人来求葫芦,甚至有人专门向他大批量订购烙铁葫芦,被老陈婉言拒绝。 采访中,陈金顺说最近十年他几乎转遍了省内外的传统工艺品市场,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烙铁葫芦画”类似品。许多外地人慕名前来学艺,陈金顺都欣然接受,但目前还没有人真正掌握这门技艺。 |